- 全場正品保障
廠商直供 假一賠十 - 實體商鋪
實體商鋪 更多保障 - 24小時服務
24小時五星級服務 - 專業(yè)銷售團隊
專業(yè)禮品策劃設計團隊 - 限時打樣交貨
部分禮品24小時交貨 - 無盲點配送
全國不限地區(qū)配送
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逢年過節(jié)、走親訪友、商務往來都離不開“禮”。在當今生活中,人際交往愈發(fā)復雜,各種競爭壓力紛至沓來,這些都給“禮”注入了更濃的時代氣息,送禮也就演變成了“人情消費”。鑒于此,信息時報協(xié)同暨南大學輿情研究中心于2014年10月開展了關于“廣州市民人情消費情況”的調查,本次調研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最后獲取了303份有效問卷,調查涵蓋了各個年齡層、文化程度及收入水平。
超九成受訪者有人情消費經歷
在講究人情世故的關系社會中,民間的禮尚往來由來已久。本次調查顯示,有94.4%的受訪者有過人情消費經歷。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中,有59.1%受訪者進行了人情消費。
調查顯示,受訪者近一年來進行人情消費的內容較多,其中69.9%的受訪市民將人情消費支出用于“朋友聚餐”,57.7%的受訪者用于“婚喪嫁娶”,近半受訪者用于“逢年過節(jié)”、“生日壽辰”,其余則用在“請客答謝”、“添丁送禮”、“祝賀喬遷”、“師生聚會”等方面。其中,國慶期間,“朋友聚會”的人情消費支出所占比例最高(68.6%),其余依次是“親人團聚”、“結婚送禮”等。
某電視臺體育解說員蔡先生稱,關系一般的同事如果發(fā)了請?zhí)筒坏貌凰投Y。春節(jié)期間與同事一起給領導拜年時,因“不好意思空手而來”也會給領導送禮。三十多歲的企業(yè)白領王女士則表示,到了這個年齡段很少再有朋友結婚生子,且工作穩(wěn)定,因此用于結婚添丁和職場打點方面的人情消費省了不少。她的人情消費主要用于親朋好友的關系維護。
從調查結果來看,受訪者的人情消費主要對象分別是朋友、親人、同學、同事、領導等等!坝H疏關系”是影響其人情消費支出多少的主因,占比達78.3%,“個人收入水平”次之,而將“利益關系”放在影響人情消費支出數(shù)額第一位的受訪者占比34.3%。
如同蔡先生和王女士一樣,“增進感情”是受訪者進行人情消費的主要原因,占比達82.2%,而出于“傳統(tǒng)禮節(jié)習俗”和“答謝幫助”而進行人情消費的也均超過了五成。此外,“打通關系”、“職業(yè)需要”、“礙于臉面跟風送禮”等也占有一定比例。
八成受訪者滿意人情消費效果
市民高小姐對記者表示,剛入職場兩年,收入還沒有積累起來,最怕的就是接到親朋好友的“紅色炸彈”。而恰好此時正是同齡朋友們結婚生子的階段,碰上好日子時三五朋友相繼結婚,“要好的朋友結婚,幾個小伙伴都包上千元的紅包,我也只能和她們包一樣的數(shù)目,有時一個月的工資都成了人情開支”, 高小姐無奈地感嘆道。
調查顯示,僅有26.2%的受訪者每月人情消費支出在299元及以下,其余超七成受訪者每月人情消費支出都在300元以上,更有3.2%的受訪者每月人情消費支出高達1800元及以上。此外,今年國慶人情消費支出1499元以下的受訪者占84.6%,超過1500元的占15.4%。
不同的職業(yè)也有不同的人情消費特點。如對于在校學生來說,有24%的學生將老師列為人情消費的對象。學生群體的月均人情消費則在300元以下,而約半數(shù)教師職工、政府機關公務人員、企業(yè)高管及白領的月均人情消費水平均在600元以上。
人情消費多是為了增進感情等原因。而從調查來看,有超八成市民對人情消費的效果感到滿意,不滿意的僅占16.4%。以5分制的評分標準來表達滿意程度來看,受訪者對人情消費效果的平均滿意程度得分高達3.3。
九成受訪者感到人情消費壓力
在王女士看來,隨著工資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情消費也在增加,但對生活的壓力卻越來越小。調查也表明,有74.8%的受訪市民認為與過去五年相比,現(xiàn)在的人情消費增加了。
那么,人情消費是否對市民的生活造成了負擔呢?調查顯示,僅有10.1%的受訪市民表示完全沒有感受到人情消費帶來的壓力,其余近九成受訪者都或多或少地承受著人情消費造成的經濟壓力甚至負擔。不過,當中的54.2%認為感受到了壓力但并不嚴重。
在采訪過程中,大多數(shù)市民都表示了對人情消費“正常,但要量力而行”的態(tài)度,占比達71.7%;诖耍嗟氖茉L者選擇了“考慮自己的錢財狀況量力支出”,達50.7%,“不求最貴但求心意到位”的受訪者占比也達到了31.1%,持有 “錢送的越多越好或禮物送的越貴越好”觀點的僅占 2.8%。
同時,在感到人情消費壓力的受訪者中,60.7%的受訪者提倡合理的社交方式,淡化錢財禮物在交友中的重要性。持大力倡導節(jié)約、精簡的過節(jié)、控制消費成本、提倡禮品包裝簡潔實用等觀念的亦不在少數(shù)。
此外,不少市民也琢磨著通過其他方法回收。蔡先生就對記者表示,他女兒出生、滿月都有辦宴席,“收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符合習俗”,他表示將來女兒滿周歲等日子還是會擺宴席的。
調查也顯示,有38.8%的受訪市民想要通過置辦宴席、生日派對等方式收回自己在人情消費中的支出。而回收人情消費支出的意向則與人情消費負擔程度有關,人情消費的負擔越重,人們越容易通過擺宴席等方式回收該支出。
研究員手記
經過暨南大學輿情研究中心的調研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廣州市民有人情消費的經歷,將人情消費看成是聯(lián)絡感情、增進友誼的傳統(tǒng)禮節(jié)習俗。與此同時,仍有少數(shù)受訪者認為,人情消費轉而成為畸形的消費行為和不良的社會風氣。研究員認為,整個社會人情消費氛圍越來越濃,人情消費將逐漸“變味“,給中低收入者帶來越來越大的負擔。
應該如何保持人情消費沿著正常合理的軌跡發(fā)展呢?研究員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培養(yǎng)“禮輕情意重”的消費觀念。合理健康的人情消費需要注入更多的“感情”,而不是更多的“金錢”,真誠知心的人際交往不應該以禮品的價格去衡量。進行人情消費應該拋棄“越貴越好”的思想,摒棄攀比禮品貴賤的行為,杜絕豪華包裝禮品,培養(yǎng)“禮輕情意重”的消費觀念,在人情消費中投入更多的心思,將更多情義寄托在適當?shù)亩Y品中。
二是倡導節(jié)儉、樸實的社會之風;蔚娜饲橄M根源于奢靡浪費的社會風氣,要給人情消費“整容”使之正常發(fā)展,就必須大力倡導節(jié)儉、樸實的社會之風。政府可以借助新聞媒體的宣傳手段,利用大眾傳播媒介以各種生動有效的形式倡導節(jié)儉樸實之風。
三是整頓消費市場,限制奢靡禮品。市場上玲瑯滿目的奢侈禮品誤導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這些本來普普通通的商品因為穿上了光鮮亮麗的“華服”而價格翻幾十倍。許多消費者認為高端的包裝才能凸顯送禮的誠意,這進一步助長了不良消費之風。相關政府部門應該設置門檻,將奢華包裝的普通商品拒之市場門外,糾正錯誤的購買方向。